Hi,欢迎访问孟宪忠心理网-专家在线 帮你解决烦恼

自我的分裂
2016-11-23T10:01:11
金钥匙

自我的分裂(spling  of  theego带简化为“分裂spliing”)是形成于前语言时期的重要的人际过程,此时婴儿经历着与养育者之间“好”和“坏”的互动关系,但尚不能理解养育者同时具备好与坏的特征。我们可以从2岁左右的幼儿身上观察到,他们通过把事物评价为“好”或“坏”来厘清自己的认知。这一倾向连同对大与小的辨别(如,区分成人与儿童),都是人类形成认知的基础。个体在发展出客体统一性之前,很难容忍客体的矛盾性。因为矛盾性意味着对同一客体的互相对立的感受。因此幼儿会顺遂自己单向的观念,对某一客体要么保持友好、要么保持敌意。

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陷入困惑或受到威胁时,也会不自觉地求助于分裂方式来理解自己的复杂体验。政治学家宣称,所有处于逆境的团体都会奋力营造出一个形象鲜明的假想敌,从而迫使对方不得不应战。摩门教的善与恶、上帝与恶魔、牛仔与印第安土著、自由世界与恐怖分子、孤胆告密者与万恶的官僚等对立面的观点,无一不披上了当代西方文化的神话色彩。类似的分裂意象广泛分布于各种民俗与信仰之中。

分裂防御机制能暂时减轻焦虑和维持自尊。当然,分裂往往以扭曲事实来掩盖真相。二战后期学术界对“权威型人格”(athorrtarian personalty.Admno,Fraukd linnssviok, Levinson和Santord,1950)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使用分裂(当时并非用的这个木语)的方式来理解环境及个人,会给现实带来深远的社会影响。最初对权成主义进行研究的学者们相信,部分右翼信念与刻板的分裂性思维密不可分,随后又有研究者发现左属信念与自由独裁主义同样存在分裂思想(参阅Brown:1965)

在临床上,当来访者表现出绝对的态度,且认为其对立面(多数人所认可的矛盾对立面)根本不存在时,我们称之为分裂状态。例如,一位边缘型女性来访者认为自己的治疗师是无懈可击的好人,与她的工作单位中的冷漠、敌对、愚蠢的领导截然相反。再或者治疗师会突然成为发泄愤怒的靶子,只因来访者将他们视作邪恶、怠慢或无能的化身,而一周前,来访者还视治疗师为完美无缺。此时,即便指出这种前后表现的矛盾性,他们仍会觉得理所当然而不改初衷。

众所周知,在精神病专业机构中的边缘型来访者不仅惯用分裂防御机制,还经常制造(通过投射性认同)机构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分歧(G.Adler,1972;Gunderson,1984;Kerberg,1981:T.F.Main,1957;Stanton和 Schwarr,1954)。治疗边缘型来访者的精神卫生工作者常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被卷人无休止的争论之中。有些治疗师会对这样的来访者产生强烈的共情,希望能够解救并照顾他们;有些治疗师则产生强烈的反感,态度强硬或限制他们。惯用分裂防御机制者常常名声不佳。若儿童惯于这种方式来缓解自身情绪,通常会令养育者精疲力竭。

 

作者 南希∣鲁小华 郑诚等译

文字摘抄by心理小屌丝

关注我们

版权机构二维码

0431-8787-9900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用户协议法律声明意见反馈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5 - 2023 吉ICP备19005475号-2 长春市朝阳区孟宪忠心理咨询中心